首页 > 我心目中的民进先贤 > 内容
“我心目中的民进先贤”主题征文之三十八
发布日期:2025-09-23  来源:民进  浏览次数:  字号:〖

赵朴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徐敏

9.3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赵朴初先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以示表彰。诚然,在赵朴老离开我们25年以后的今天,共和国没有忘记他,人民想念他。先生厚治于家学,勤于文史哲研习,后精于佛学宗理教义,以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参宪政,促救济。世人对于先生的印象不仅仅是停留在佛学和书法两大深厚的造诣层面上,作为党派人士的我们,对民进先贤的崇仰之情,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赞誉,毫不为过。

抗战时期,上海沦为孤岛,赵朴老以慈悲之心和护国之念,冒着生命危险,在枪林弹雨之间奔走不息。1936年“七君子事件”发生后,赵朴老好友吴大琨联合各界救国会,起草抗议宣言,第一时间披露事件真相,震动全国。次年两人以抗日图存,反对内战为宗旨,成立“中国佛教护国和平会”,在淞沪会战期间,将收容、救济的青壮年难民和僧侣百余人送达宋希濂的第36师。日军大轰炸时,赵朴老不顾个人危险,带领成百上千的难民暂避宁波同乡会大楼、金城大剧院等处。翌日,报纸就刊登了《赵朴初菩萨再世,侠肝孤胆救难民》文章。

民族存亡时刻,赵朴老始终活跃在上海各界人士的抗日统一战线上,他与民主人士许广平、雷洁琼等人创建上海益友社,担任理事长。赵朴老深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他以“慈联会”的名义,秘密为新四军输送青壮年难民和转移共产党员赴苏南、苏北等地参加抗战。皖南事变以后,赵朴老更是将自己筹集的资金汇集新四军采买的经费一起,通过中国福利会宋庆龄先生的关系,将医药用品、纺织机具、发报机等急需用品,不断送交新四军用于抗日。先生秉持初心,甚至当时都不知道联络人员的阶级身份,只知道他们是抗日救亡的,是目前顶顶紧缺,是马上需要迫切解决的。

解放战争时期,赵朴老以上海国际救济会移交的孤儿难童为基础,结合当时上海需要救助的少年儿童成立上海少年村。他作为村长,通过救助抚养与教育,文化素质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桥梁模式,把黑暗中孤苦无依的他们,带向了光明。这里面很多人,掌握了新的文化与知识,为新中国解放的战斗前线,注入了滚烫热力。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共十二大提出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方针,早在1945年12月30日,赵朴老会同马叙伦、王绍鳌、林汉达、周建人、雷洁琼等在上海成立以“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现”为宗旨的政党——中国民主促进会。此后,赵朴初历任民进上海分会副主任,民进上海市委主委,民进中央委员、常委、副主席,民进中央参议委员会主任,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德高望重的领导人,与周恩来、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以毕生的精力持续发光发热!

赵朴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艰难岁月中的善行善举,映射出中华儿女挺身而出的担当,彰显了为国为民的家国大爱。在历史长河中,一份家国为念的坚守与付出,必然被时代缅怀、民族尊崇。

金庸先生有云: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赵朴老无愧我辈心中扫地僧般之大侠,轻掩《片石集》,思之,念之,昭昭兮未央!

作者介绍:徐   民进经科三支部会员。江苏荣升富达机电有限公司业务部经理,常州职工钱币研究会副会长。

主办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常州市委员会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行政中心3号楼    邮编:213022
电话:86-519-85683926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