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心目中的民进先贤 > 内容
“我心目中的民进先贤”主题征文之十三
发布日期:2025-04-27  来源:民进  浏览次数:  字号:〖

追寻民进先辈足迹,在正道上行

访民进成立旧址纪念馆感记

刘大杰!

这个名字有印象,我记得看过他的书,好像是文史学巨著《中国文学发展史》的作者。

我心想。

之前没留意,他居然也是民进26位创始人之一!

图为民进成立旧址纪念馆,今上海市黄浦区陕西南路235号黄浦区明复图书馆会心楼

跟随民进常州市青工委组织的五四初心永不忘 民进会史青年说活动队伍,走出明复图书馆会心楼的那一刻起,我归心似箭,多想立刻飞回常州,从家里的书架上翻出那套之前读过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分上中下三册),我要重新认识一下这位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文史学家、作家、翻译家的民进前辈——刘大杰。

参观结束上车后,见我如此仔细地翻阅民进创始人书签,并与尹少鹏老师交流,坐前排的陶梦圆老师索性把她仅有的那套转送给了我。她说给我更合适。我得知她想写民进先贤雷洁琼(民进常州市委会的征文),所以我又把雷洁琼的那张书签找了出来给了她。

陶老师的美意,我不能辜负。征文,我也来写一篇。

我因故不能参加第二天的活动,所以提前回常,虽略有遗憾,但能提前回来找书,也算是一件美事。晚上1017分,我推开家门。家中书架上的书在杂乱与整齐中轮回,这次我很快就找到了这套《中国文学发展史》。

这书初版本分为上、下卷。上卷完成于1939年,194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下卷完成于1943年,出版于1949年初。后于19571962年两次修订,改为上、中、下三卷,先后由古典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我的这套,是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作为百年校庆的献礼和纪念而谋划出版的。

这是一套举足轻重的文学史著作。

复旦大学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骆玉明先生在该书前言中说:“1904年,林传甲所作《中国文学史》印行,这是最早出版的由国人撰写的文学史著作。由此到刘大杰先生着手撰写本书的1938年,据陈玉堂《中国文学史旧版书目提要》之统计,属于通史性质的书就出版了八十六部。至《中国文学发展史》问世,它很快被推举为这一研究领域内最具有系统性、成就最为突出的一种,从而确立了中国文学史著作的基本范式。而且,此书不仅影响了后来多种同类型著作的撰写,其自身也一直没有完全被替代、没有停止过在高校教学及普通读者中的流行。总之,要论影响的广泛与持久,至今还没有一种文学史能够超过它。

这足可以看出此书的地位。

图为该书的封面勒口

之前看这本书,光顾着看内容,却没注意作者的生平。

今再次翻阅,没有关于民进创始人之一的这段文字介绍。

难道是弄错了?

强烈地好奇心驱使我,今天必须把这个问题弄清楚。

作为一名信息科技老师,网络搜索显然是我的第一选择。于是,证明来了:

中国民主促进会官方网站标注:民进前辈刘大杰

 

中国作家协会的官方网站标注:民进成员

现任民进中央主席蔡达锋在2023年的教师节致辞中提到:刘大杰等民进创始人和老一辈领导人

194612日,民进第二次会员大会选举第一届理事会的选票中有他的名字。

这么重要的人物,怎么可能会没有更多资料呢?应该是我忽略了什么。

于是,我翻出了参观民进成立旧址纪念馆拍的照片。





此页中间偏左签名:刘大杰

 

果然!我光顾前看常州籍民进创始人徐伯昕和谢仁冰,而忽略了这位著作等身的民进先辈了。

事情已然搞清,接下来我决定写两封信:

(以下二封邮件图为26日午后修改文章时所截)

一、写给中国作家网,建议把民进成员的表述,换成民进会员或民进创始人之一。



二、写给复旦大学出版社,建议他们在书中关于作者刘大杰的介绍增加关于民进创始人的表述。

写到这里,我意犹未尽。

在花了几个小时资料的检索,我对刘大杰先生的生平有了更深一层次的了解:

刘大杰有一部长篇自传小说《三儿苦学记》,记述了他早年生活的艰难:不到1岁父亲病逝,寄食外婆家,在岳阳贫民工厂织毛巾、做纸伞、当童工。刘大杰积攒25块袁大头到武汉湖南旅鄂中学读书,在该校一边养猪一边求学,终于在1922年(18岁)时考上了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的前身)。刘大杰先师从国学大师黄侃,攻读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后从郁达夫习新文学、写小说诗歌。此间,刘、郁二人结为莫逆。

郁达夫离职武汉大学到上海,刘大杰即追随到沪滨。郁达夫作为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他的一言一行,显然影响着刘大杰。(刘随后积极投身抗日、反蒋反内战的活动即最好的印证。)

经郁达夫介绍,结识郭沫若、田汉、成仿吾的刘大杰,于1926年初东渡日本,次年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专攻欧洲文学。

1930年回国后,先曾任上海大东书局编辑、《现代学生》主编,传播爱国思想,团结进步人士开展抗日救国活动。
抗战胜利后,刘大杰积极投身反对内战、争取民主的运动。他在上海临时大学和暨南大学担任教职期间,参与进步学生组织的民主演讲运动,并利用自身影响力保护爱国青年。

我边写边翻阅着我之前积累的二十余册民进会史资料,重温了《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几个章节。

不知不觉,时已至凌晨4点有余,我却没有一丝困意。

走到阳台,仰望夜空,星光斑驳。假如时空穿越百年之前,此刻的刘大杰在做什么?他肯定是在彻夜埋头写书!80余万字的文史巨著,在那样动乱的年代写就,实属不易。

在民进常州市委会成立40周年之际,我有幸参与会史的编写,对马叙伦,王绍鏊,特别是武进籍民进先贤徐伯昕和谢仁冰,还有民进常州市委会的一些老领导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这次的民进成立旧址纪念馆之行,深感自己对民进的了解还不够深入,甚至可以说是肤浅的。

然后,我又是幸运的,每一次参与民进大家庭的活动,总能让我深受启发,有所收获。

有时,我竟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们现在组织的每一次活动,仿佛都是在向80年前的那26位民进先辈们致敬,积极向他们靠拢,为了共同的奋斗目标,互相鼓励,抱团前行。

民进先辈们的光辉事迹,我所了解到的还只是沧海一粟。向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位学习,都足够让我一生受益。

我将以这次的参观学习为契机,继续追寻民进先辈们的足迹,坚定不移地跟着中国共产党,在正道上行!

2025426日 凌晨4时余

图为作者时小明在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旧址纪念馆留影
时小明
民进武进区基层委员会文艺支部会员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课程中心副主任
武进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江苏省优秀科技辅导员
常州市高晓声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常州印社理事

主办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常州市委员会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行政中心3号楼    邮编:213022
电话:86-519-85683926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