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心目中的民进先贤 > 内容
“我心目中的民进先贤”主题征文之六
发布日期:2025-03-21  来源:民进  浏览次数:  字号:〖

钻坚研微 因难见巧 

我心目中的民进先贤吴研因

八十年前,中国民主促进会光荣诞生,揭开了气壮山河的篇章;八十年间,中国民主促进会风雨载途,配合中共建国、商榷国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八十年来,有多少民进先贤,他们奋斗不息,他们敢攀登,创一流。面对祖国,他们给中华大地留下了怎样的印记?他们给子孙后代留下了怎样的答卷?这是需要我们探寻的。

江阴乃泰伯化育之乡,季札逊耕之地,是吴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奔腾不息的长江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江阴人,数千年间青史延绵,人才辈出,灿若繁星,各领风骚。在江阴,除了知名中外的吴文藻、冰心夫妇外,吴研因先生便是另一位杰出代表,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著名人物,教育家、诗人,是教育改革的先驱者,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

一个早春的午后,虽有一丝阳光,但料峭依然,我来到了吴妍因纪念馆,它位于江阴市名贤路上的江阴市贯庄小学内。踏进纪念馆,我分明感受到了一份质朴,一份清新,一份深邃,一份凝重。


他是敬业奉献的教育大家。1903年,吴研因就读于上海半淞园师范讲习所,早年任职江阴立本小学和上海尚公小学校长,上海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员兼附属小学主任。为小学低年级学生自编油印教材,创小学使用白话文教科书之先河。所编《新法教科书》《新学制教科书》等多种小学课本和教员用书为当时广泛使用。后任菲律宾华侨中学教员兼教导主任,《公理报》总编辑。1928年,任教育部国民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初等教育司司长等职。1936年,他多方筹措,在家乡建立了一所规模较大、面目一新的完全小学——贯庄小学,还为学校撰写了校歌。1946年任教育部小教司司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席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为政协委员,由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初等教育司司长。他凭借自身的勤奋努力和执著追求,终于成为著名的教育家。

他是勇于改革的先驱学者。吴研因先生一生致力于小学教学和教育形式的创新和教科书的改革,早年他勇敢地融入时代洪流,积极拥护和支持五四新文化运动及文学革命,他认为中国汉字难学,文言深奥,要开通民智,必须先用白话文表达北京的通俗语官话推行全国;他冲破守旧派的重重阻力,对小学教育内容和形式进行大胆革新,编制小学教材。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如鱼得水,成果卓著,为中国小学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一生致力研究小学教育改革及编写教科书。主要有《初级小学国语新读本》《小学国语教学法概要》《小学教材研究》《小学生守则和实施原则说明》等多部著作。

他是辞藻清新的一代诗人。词藻清新、情义诚笃是他的诗歌的特点,一身事业略成诗,是他的真实写照。他的《主席颂》《华东纪行》等诗篇以及《风吹》专著,尽情抒发了对党、对国家、对领袖、以及对家乡与亲友的思想情感。

钻坚研微、因难见巧,这就是吴研因。他的改革劲头,他的敬业执着,他的教育情怀,深深地吸引着我,鼓励着我,开启着我的人生,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作为一名新入会的民进会员,我清楚地发现,在我的周围,有许多如吴研因先贤一样的民进榜样,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们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他们有对民主价值的坚守,有对社会责任的自觉,有对神圣使命的担当。

我将以吴研因为楷模和方向,思想上要求进步。20244月参与常州民进天宁综合支部组织的重走先贤路,到江阴夏港冰心故居参观学习,学习民进先贤——冰心的的情怀;20253月参与常州民进天宁综合支部组织的红军四渡赤水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学习活动,深刻感悟到使命与担当。

(后排左四为陈龙飞)

(右起第四为陈龙飞)

行动上,我勇于拼搏,一路踏实前行,一路勇于创新,一路劈波斩浪。公益活动,我冲在第一线,做最美志愿者;菁菁校园,我伸出爱心之手,帮助困难学生;身旁社区,我奉献绵薄之力,做好暖心工程。

吴研因,一位民进楷模,一个具有责任担当、勇于开拓的先行者,他是我心中永远的民进先贤。(作者系天宁基层委综合支部会员)

主办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常州市委员会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行政中心3号楼    邮编:213022
电话:86-519-85683926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