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进文苑 > 内容
“我心目中的民进先贤”主题征文之三十
发布日期:2025-09-03  来源:民进  浏览次数:  字号:〖

叶圣陶先生照亮了我的教学之路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也是民进的入会积极分子。在民进成立80周年的特殊时刻,当我回顾民进先贤的感人事迹时,叶圣陶先生(1894—1988)的光辉事迹深深感染了我。他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更是民进的重要领导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念、出版实践和参政风范,都为我树立了榜样。我将从这三方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阐述我心目中的这位民进先贤。

一、教育理念:教是为了不教”点亮明灯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和现在倡导的“立德树人”、“素质教育”不谋而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切体会到这一理念的前瞻性。

在语文教学方面,叶圣陶先生强调“语言教育应注重实用性和生活化”。他主编的《国文百八课》等教材,选文贴近生活,语言生动活泼。例如《荷花淀》、《小英雄雨来》等经典课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借鉴先生的的教育理念,注重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中提升语文素养。

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他曾说:“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我的班级里,我设立了“班级读书角”,引导学生每天阅读半小时,并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孩子们从开始的被动阅读,到现在的主动求知,这种转变正是对老先生教育理念的践行。

在作文教学方面,叶圣陶先生提倡“我手写我心”。我鼓励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真情实感,不必拘泥于作文模板。小学统编版教材中也有许多老先生的作品,如《荷花》《爬山虎的脚》《记金华的双龙洞》,在学习了这些文章后,我们班开展了作文竞赛,孩子们用稚嫩而真诚的笔触,记录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其中多篇佳作还在校刊上发表。

叶圣陶先生曾任教育部副部长,但他始终保持着教育者的本色。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影响了一个时代,更照亮了我们这些后来者的教学之路

二、出版事业:为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叶圣陶先生是中国现代出版事业的开拓者,他主编的《中学生》杂志和各类教材,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特别敬佩他对儿童读物的重视和贡献。

他主持编写的新中国第一套语文教材,充分考虑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内容既有知识性,又富有趣味性。比如选编的《小蝌蚪找妈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传递科学知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在教材编写中沿用至今。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常常运用叶老倡导的“故事教学法”,将知识点融入故事情境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一提的是,老先生非常重视插图在儿童读物中的作用。他邀请当时最好的画家为教材配图,使图文相得益彰。受此启发,我在班级里开展我给课文配插图”的活动,让孩子们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审美能力。

老先生还致力于推动课外读物出版。他的童话集《稻草人》语言优美,寓意深刻,是小学生必读的经典。在我们学校的读书节上,我向孩子们推荐了这本好书,孩子们通过阅读,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同情心和责任感,这些都是争当“新时代好少年”的必备品格。

作为民进成员,叶圣陶先生通过出版工作传播进步思想,服务大众。他说:“好书是孩子们最好的朋友。”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不断更新班级图书角,为孩子们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

三、参政议政:展现教育者的智慧担当

叶圣陶先生1950年加入民进,历任民进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等职务,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在参政议政中始终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建议。

在汉字简化工作中,叶圣陶先生提出“简化应兼顾传统与实用”的观点。他从教学实际出发,认为汉字简化要便于学生学习书写,同时也要保持汉字的系统性和美感。他还特别关注教育公平问题。他多次在民进会议上呼吁加强对教育投入。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他反对填鸭式教育,倡导“启发式教学”,他说:“教师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点燃火焰。”这句话成为我的教学座右铭。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探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晚年仍关心教育事业。他通过民进组织继续为教育发展建言献策,这种鞠躬尽瘁的精神令人动容。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和民进入会积极分子,我要学习叶老的这种担当精神和教育智慧,既要教好书,也要积极参政议政,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叶圣陶先生是民进的骄傲,也是中国教育界的楷模,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要继续深入学习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践行他的教育理念,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在民进成立80周年之际,让我们铭记叶圣陶等先贤的教诲,继承和发扬民进的优良传统,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姓名:陈丹云

主办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常州市委员会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行政中心3号楼    邮编:213022
电话:86-519-85683926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