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参政议政 > 内容
参政议政│民进会员为武进区“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发布日期:2025-10-11  来源:民进  浏览次数:  字号:〖

2025109日,常州市武进区政府召开十五五规划更舒适的居住条件专题座谈会,武进区副区长朱慧峰、多个政府部门相关人员、各届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广泛凝聚政企学研各界共识,汇集多方智慧,科学谋划未来五年城市高质量发展路径,切实提升规划的前瞻性与可操作性,共同描绘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的幸福蓝图。

来自民进的两位会员:常州市人大代表、民进武进教育一支部徐燕玲,武进区政协委员、民进武进经科支部是幼峰受邀出席座谈会。他们紧扣人民城市理念,围绕城市更新、住房供给、社区治理与未来人居等核心议题,从不同维度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共同为推动武进从住有所居向更高质量的住有优居迈进贡献智慧。

一、聚焦存量挖潜:化城市伤疤为亮点,解新市民安居之忧

针对城市发展从规模扩张内涵发展的转变,两位会员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存量资产的盘活。

是幼峰指出,诸如环球308”烂尾楼等历史遗留问题如同城市伤疤,严重影响城市形象。他建议,应将此类存量负资产的盘活系统性纳入十五五城市更新专项规划,通过一楼一策的分类施策与功能置换、空间重塑等综合手段,推动其从城市伤疤向集聚人气的活力节点转变。

徐燕玲则关注到市场上大量闲置的安置房与毛坯商品房资源。她敏锐地指出了青年人、新市民面临的两头难困境——既难以承担高昂的购房成本,市场上的存量房源又未被充分利用。她建议政府创新思路,从增量依赖转向存量挖潜,通过出台扶持政策,引导市场对闲置房源进行标准化简装并推动其顺畅入市流通。徐燕玲强调:这不仅能有效降低新市民和青年群体的安居成本,更是优化城市人才生态、提升城市吸引力的关键一招。

二、深化社区善治:从工程改造全周期营造,攻克急难愁盼

在老旧小区改造这一民生热点上,两位代表均认为应超越简单的物理修缮,迈向更深层次的社区善治。

徐燕玲从宏观层面提出了引入全周期管理的现代化治理思维,摒弃头痛医头的零散修补模式。她建议,改造应系统性解决充电桩等新需求,治理上推行菜单式改造以激发居民自主性,服务上将智慧物业、居家养老等深度融入社区生态。她总结道:我们必须将硬件升级、居民参与、智慧服务与长效治理机制相结合,从一次性的工程改造转变为持续性的社区营造

是幼峰则聚焦于老年居民的急难愁盼,提出了具体而微的解决方案。针对高大乔木遮挡底层采光的采光难,他建议建立评估-修剪-移植-补种的常态化协同工作机制;针对上楼难,他建议在全区推广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协商补偿模式,并出台标准化的协商流程与补偿参考标准,以法理情融合的方式破解业主意愿协调难的堵点。

此外,是幼峰还就物业管理痛点提出了智慧治理方案。他建议大力推广智能化社区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物业费等事项的线上一键缴费、账目清晰,从技术上根除矛盾,为未来接入更多便民服务奠定基础。这与徐燕玲的智慧服务理念不谋而合,共同指向了构建高效和谐的智慧社区

三、展望未来人居:回归人文与自然,满足高品质生活向往

展望未来,徐燕玲富有前瞻性地指出,民众对居住的需求已从物质满足跃升至精神文化追求。她提出了有天有地的理想居住形态,认为这代表了未来高品质生活的核心方向。

老百姓心中最朴素的向往,便是有天有地的家。徐燕玲表示,这不仅是对低密度住宅的偏好,更是一种深刻的文化情结与生活方式的回归,满足了人们对空间、家庭与自然的深层需求。未来的住宅发展必须回应这一趋势,让房子真正成为承载美好生活的港湾。

综合来看,徐燕玲与是幼峰的建言,从盘活存量、精细化改造,到系统性治理与前瞻性规划,为新时期武进区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套兼具现实关怀与长远视野的系统性思考。他们的共同目标,是推动武进区实现从有房住住得好、从住有所居住有优居的根本性转变,让市民在城市发展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主办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常州市委员会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行政中心3号楼    邮编:213022
单位联系电话:86-519-85683926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