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进校园 匠心永续谱新章
武进区基层委 章哲诚
“非遗文化校园行”是民进武进基层委打造的“传承国粹、惠民公益”大型服务项目,已在武进区多所学校开展了书法篆刻、金石传拓、阳湖拳、堆花糕团等多种具有民族与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校园行活动,通过非遗进校园,学生们可以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可以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一、积极响应品牌服务,做优社会服务
非遗进校园的课程教材,联合专家学者、大中小学教师和非遗传承人进行编写,有理论和知识性部分,非遗传承人重点在实操方面,通过文字、图片、视频作为载体,纸质教材和数字化教材结合,做好进校活动时的教材体系建设,保证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专业性和可操作性。
2024年1月至2月民进武进基层委组织开展了主题为“情系环卫 情暖牛塘”的暖冬行动,慰问牛塘镇环卫工人代表。走进星河社区开展书新写对联,齐贺新春送祝福活动。民进武进的书画家冒着严寒走进武进晓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写春联 送祝福”活动。
2024年5月至11月民进武进区基层委开展“春风行动”暨青少年健康成长活动,二次非遗进校园走进嘉泽中心小学,分别开展非遗金石传拓课与省级非遗堆花糕团体验并送上了助学金一万元。
二、发挥党派优势,持续打造特色服务。
为了确保非遗进校园能够真正达到传承和发展的目的,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导向和方法的指导,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和目标,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以及加强与非遗传承人的合作与交流。让非遗在校园中生根发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2024年6月非遗进校园走进湖塘实验小学,30名学生体验了金石传拓的魅力,8月省级非遗“阳湖拳”走进常州大学,40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了活动,让海外华裔青少年感受到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
三、非遗文化校园行,匠心传承续薪火
“非遗进校园”首先是一个教育活动,“非遗进校园”还是一个文化活动,“非遗传承人”等“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完成“非遗进校园”这样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从政策保障、资金支持、业务管理、专业引领等所有环节,都需要各部门明确分工、紧密协作、各司其职才能完成。
2024年10月11月组织书画家走进了横林实验初级中学,芙蓉初级中学,常州第四中学开展了书画家进校园,现场创作书画作品,赠送送书画活动,旨在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提高广大师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激发师生学习艺术的热情,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对学生未来发展有明显的正向影响,通过“非遗进校园”等活动构建学校教育与非遗之间的桥梁,不仅可以见证非遗教育的积极变革,也能观察到其在塑造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了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信心。在未来我们将持续助力传统艺术和技能在新一代中得到珍视和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