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见未来 前瞻跨江发展新机遇
2025年8月20日上午,在常泰长江大桥即将开通前夕,民进常州市经济科技二支部主委、新北区政协委员宋建宏带领部分会员前往大桥建设工地现场,提前领略这座宏伟工程的风采。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市委委员、经科总支主委王寅,副主委周晔应邀参加了此次活动。
常泰长江大桥作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关键项目,其建设备受瞩目。该桥连接常州与泰兴两市,是长江上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普通公路三种方式于一体的过江通道。大桥全长10.03公里,其中公铁合建段长 5299.2米,由一座主跨 1208 米的钢桁梁斜拉桥、两座主跨388 米的钢桁拱桥和一座 3×124 米的连续钢桁梁桥组成,创下了最大跨度斜拉桥、最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桁拱桥和最大连续长度钢桁梁的世界纪录。

在建设过程中,常泰长江大桥面临诸多技术难题和挑战。施工水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河床易冲刷、地层不均匀且起伏较大。项目团队通过创新采用减自重减冲刷台阶型沉井结构,有效降低了下切水流对河床的冲刷,减小了沉井下沉深度。同时,为解决主航道桥合龙施工工序复杂、难度大、精度要求高的问题,建设团队利用主梁纵移调整合龙口间距,通过调整索力消除合龙口高差,并配合桥面临时荷载移动等方法,实现了合龙口连接栓孔的高精度对位,最大偏差仅 2 毫米。
通车后,常泰长江大桥将带来显著的意义。从交通层面来看,它将极大地缩短常州与泰兴之间的时空距离,使泰州到常州的车程从之前的1个多小时缩短为20分钟,常泰迈入“半小时通勤圈”。这将有效缓解江阴大桥长期以来的拥堵问题,提升区域路网的整体运行效率。
在经济发展方面,大桥的建成将有力促进跨江两岸的融合发展。常州高新区制造业底蕴深厚但空间趋紧,泰兴土地资源丰富渴求优质产业,大桥通车后,运输成本有望直降20%—30%,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跨江布局,实现产业互补与协同发展。此外,常泰长江大桥还将推动长三角“一小时通勤圈”的构建,促进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资源的高效汇聚,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
参观过程中,会员们认真聆听了大桥建设情况的介绍,实地感受了大桥的雄伟壮观。大家纷纷表示,常泰长江大桥不仅是一项伟大的交通工程,更是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此次参观活动让大家对大桥的建设成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为今后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开展调研和建言献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宋建宏\文 杨杰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