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莫砺锋教授讲苏东坡有感
文/杨琼
在人文荟萃的常州,那些闪烁在历史星河里的先贤故事,艺术光辉和革命征程,正在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感染着每一个人,刚看完电影《觅渡》,正沉浸在常州三杰用理想和信念燃烧出的光亮世界的时刻,又闻“龙城讲坛”来了一位大咖——南京大学的莫砺锋教授开设讲座。一看主题为“风雨人生话东坡”,作为多年“坡粉”的我,欣然前往。
苏东坡的一生,值得讲述的内容太多太多,短短两个小时,莫教授会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抱着疑问和猜测,我提早四十分钟到达会场,翘首聆听!
下午两点半,两个会场已座无虚席,我不禁庆幸自己来得早,坐在了主会场。只见莫教授头发花白,神情和蔼,面带微笑,走上讲台。在主持人简单介绍后,便站起来,向听众微微鞠躬,台下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我之前设想过莫教授无数种开场的切入点,比如东坡与常州的缘分;比如东坡的美食;比如东坡的爱情……
然而,莫教授用平和亲切的语气,选择了苏东坡66年人生历程的三分之二节点处开讲:宋神宗元丰二年,也就是公元1079年,44岁的苏东坡因“愚弄朝廷”之罪被逮捕,等待他的是御史台监狱的折磨和侮辱,在7月29日的夜晚在押途中,苏轼曾有纵身跳入太湖的念头,但很快,又放弃了轻生的念头。
讲到此,莫教授语调略显神秘,微笑着说:“历史没有假设!但是今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苏东坡的人生砍掉后面的三分之一,那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听到这里,我心里暗暗叫绝!以此为切入点,真的太妙了!苏东坡的风雨人生里,44岁后经历的坎坷,如今看来,却成为他在文学宝库里留下的最璀璨的瑰宝!
接下来,莫教授为大家开了一个清单,假如苏轼那晚跳入太湖:
在古文宝库里,包括前后《赤壁赋》在内的1500多篇古文没有了!
在诗歌宝库里,包括《荔枝叹》在内的1600多首诗歌没有了!
在宋词宝库里,包括《念奴娇·赤壁怀古》的200多首词作没有了!
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帖》就没有了!
《苏沈良方》里450个药方就失传了!
杭州西湖上那条象长龙一样的美丽苏堤就不存在了!
还有那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的东坡肉,也没有了!
……
台下掌声雷鸣!大家从莫教授幽默的历史假设中,感受到了苏轼对历史、对民族、对文化的伟大贡献!
接下来,莫教授从苏轼作为高风亮节的政治家,作为勤政爱民的地方官,作为一名快乐的天才,一名平易近人的大咖,一名坎坷人生中的“淡定哥”等多方面,深入浅出、幽默风趣地娓娓讲述。我的直觉是莫教授的语言,犹如一杯用东坡的生活趣事和学者的学术考证调制成的醇厚的鸡尾酒,在细细品味中,有一股历史的浓香,也有一股时代的韵味。
我印象最深的是莫教授在讲解过程中含蓄幽默又偶带的自我戏谑的讲解风格,让听众在感悟历史的沉重的同时,不得不佩服大师内心世界的深沉与睿智:他在讲苏东坡作为政治家面对事实而不变原则的高风亮节时,巧妙切入现代意义的政治品质期望;他在讲苏东坡作为地方官的爱民情怀、踏实办事、长治久安的管理品质时,用平和的语气自然地引发听众对面子工程、追求任期效益等现象的理性思考;他讲到天才东坡的勤奋生活细节时,把终生学习,终生奋斗的种子,播撒到听众的心田;他在讲东坡在黄州开垦荒地的情景时,又把内心的百感交集幽默化,牵出自己曾下乡种水稻,打草鞋的经历,加入莎士比亚喜剧色彩并融合现代穿越剧的特征,仿佛瞬间穿越到宋代,给东坡做垦荒的志愿者……
一阵阵地掌声、笑声,会场的氛围时而安静,时而沸腾!
安静时聆听思考,沸腾时百感交集!
讲座最后,莫教授深情地朗诵东坡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看着这位长者朗诵时候深邃的目光,我似乎明白了他为什么以该词的风雨入题,为什么选择最后以诵读结束。在莫教授饱含情感的朗诵时,所有听众除了聆听,还有凝望,似乎最致真的感受,都化入了这首词里。
是呀,虽然苏东坡距离我们已经有900多年,但是他的人生态度,他的精神,是可以让每一个人,去接近他,拥抱他的!因为每个人,都会经历人生的风雨,如何在风雨中前进,在风雨中思考,在风雨中潇洒,不管是竹杖芒鞋还是锦衣玉食,内心最终是否能寻到栖息的家园,达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恬淡境界,才是东坡给我们的最深刻人生启示吧!
走出会场,空气异常新鲜,看着走出来的听众有七八岁的小学生,有年近耄耋的长者,还有像我一样的热爱着东坡精神的中年人……再仰望天空,一碧如洗!一阵清风吹来,突然闻到一股清新的味道,很确定,这是“龙城讲坛”内飘来的书香!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