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内要闻 > 内容
常州两会丨民进界别政协委员热议市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3-01-08  来源:民进  浏览次数:  字号:〖

2023年1月8日上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联组讨论会上,民进界别委员戴晓娥、宋子平、徐建平、郭家海作了交流发言,为“用心用情惠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以及“全力以赴提能级,推进‘两湖’创新区建设”献计献策

戴晓娥委员作了《振兴乡村教育,写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常州答卷》的发言。

发言认为:

 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教育兴,则乡村兴,无论是破解乡村空心化、人才瓶颈制约,还是解决乡村文化式微、乡村认同缺失问题,都亟需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

 上世纪初叶,民进先贤叶圣陶在甪直展开的“为人生而教育”乡村教育改革实验,至今仍闪着璀璨光芒。2022年民进常州市委把“传承叶老乡村教育改革实验思想,全面推进振兴乡村”作为重点课题,带领一批乡村校长展开田野考察。常州一直把乡村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薄创优”等一系列行动,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标二十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目标,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疏离。学校作为乡村教育的主阵地与乡村建设分属两个不同系统,各有各的目标和任务。学校虽然处乡村,却基本独立于乡村社会。不仅乡村教育缺位乡村责任,乡村建设也忘记融入乡村教育。一位校长这样介绍他在乡村建设中的角色:“我们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接受区教育局领导,满足升学要求。”乡村学校没有明确振兴乡村责任,也无法成为乡村建设的制度主体,也不可能有直接的行政参与权。

 二是乡村教育在振兴乡村中缺位。乡村教育已纳入国家公共服务,升学成为其不可缺少的任务之一。乡村教育的任务不应仅止于升学,而应同时承担起必要的文化责任与乡村义务。社会学家费孝通早就提醒过:现代的教育,不能是悬空了的,脱离乡村的。乡村教育在精神上的乡村性及其文化认同义务,具有作为乡村建设主体的功能。与20世纪初乡村教育运动不同,新时代的振兴乡村教育不在于民族救亡,而在于文化守护和乡土认同。振兴乡村教育,不是对城市教育的简单复制,而要正确认识城乡差异,挖掘乡村教育的发展优势。

三是乡村学校发展不均衡加深乡村发展不均衡。常州实施“城乡统一、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和政府督查机制,使城乡教育差距正在缩小。一批乡村学校的基本建设、师资水平、学业质量等多项指标均不低于城区学校。但乡村学校发展也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常州下属六区一市根据各自情况,设定区(市)镇两级财政乡村办学经费保障比例。财力有限的乡镇在学校设施设备更新迭代、教师发展培养、内涵建设项目等方面缺少投入,差距拉大。学校发展水平不高留不住学生,老百姓为孩子进城上学举家离乡,反过来影响乡村发展。

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石和纽带”, 乡村教育如何振兴?

一是把教育“融入”乡村振兴建设之中。把乡村教育融入乡村振兴建设行动,与乡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产业建设等项目协同关联,让乡村的自然景物、乡土文化、特色产业“活”起来,既成为乡村学校育人场景,又促进乡村文化复兴。如横林镇把“冯仲云教育基地”建在学校,不仅让乡村红色文化基因植入校园,带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教育和文化作为纽带,激活乡村社会的地方性知识、自然禀赋、风俗文化、乡贤力量等资源,让乡村学校成为守护乡村文化的精神家园,重塑乡村教育地位。

二是把乡村文化建设与乡土生活“融入”教育。乡村教育缺失了乡村文化,必然导致乡村教育与乡村儿童生活经验脱离。把乡土生活“融入”乡村学校生活,帮助儿童发现学习的意义,增进乡村认同。加强校村共建,提升办学开放性。充分利用乡镇新文明实践场所、乡村自然景物和文化场馆、乡镇农业与产业资源,让学生体验新农村之大美,追溯新农村之嬗变,传承新农村建设之薪火,留住“文化血脉”之“根”。

三是推动城乡高质量协同发展。乡村培植出来的人能为乡村所用,对乡村治理至为重要。目前,乡村教育依赖城市教育资源供给,产出人力资源等新能量却大量流向城市。要探索建立城乡教育资源互惠共生协同发展的模式,乡村教育通过对乡土资源的教育转化,与城市教育进行交流和共融,实现乡村学校从“城市给我”到“优势互补”转变,提升文化认同与发展自信。针对乡村学校发展不均衡问题,市区两级可从资金、人才等方面做好托底与保障。对部分镇级财政支持力度不够的乡村学校,可通过“一校一案”重点扶持方式,实现乡村学校均衡优质发展。

振兴乡村教育,我们不仅做问题的发现者,还要成为改革的实践者。像叶圣陶一样,心怀“立国之本、首在教育”的理想, 通过  “一镇一策”校校行、“一校一案”问诊式发展,“沃野∙圣陶”乡村教育家培养统战品牌建设、“基于乡土生活场景下育人方式的变革”前瞻项目推进,与教育联动觅良方促行动。

 

宋子平委员作了《让城市“年轻态” 让青年“更出彩”——对建设长三角青年发展友好型示范城市的几点建议》的发言。

发言认为: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常州将“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两湖”创新区,打造长三角青年发展友好型示范城市,奋力走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前列。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聚焦“两湖”创新区,锚定打造“青年之城、未来之城”城市愿景,构建“城市+青年”共同发展生态,起草了《常州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构建了“龙城青引力”青年发展型城市指标体系,成立了常州市青年发展研究中心,常州市、武进区分别入选省级和国家级青年发展型城市(区)试点,在精准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提升青年技能水平、促进青年城市融入、引领青年建功发展等方面积极创新探索,取得初步成效。

但对照建设长三角青年发展友好型示范城市,打造“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的城市”目标,与先行先试的兄弟城市相比,我市还面临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引人育才的政策有落差。目前,“青春留常”计划仅停留在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政策上,配套政策不够完善,实施细则覆盖面不广。一方面,该计划主要针对学历人才和高级技师,面广量大的技能人才却享受不了政策,比如,苏州市对参加工作满半年的毕业生直接补助1000元,而我市对高(职)校毕业生留常政策却主要考核奖励学校,针对毕业生的激励吸引力不够。近三年来,我市五年制高职毕业生总人数为1.5万人、技工院校毕业生总人数为3万多人,而目前留常参保就业人数仅为0.79万人和1.15万人。另一方面,我市在创新创业人才项目的引进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尤其是与南京、苏州、无锡等省内兄弟城市总体上还有一定差距。

二是工作推进力度有差距。近年来,我市以人口集聚推进专班为抓手,促进了青年人才资源、人力资源和人口资源加速向我市流动。但在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上,与其他地区差异明显。以山东省为例,他们充分发挥青年工作联席会议的重要作用,制定指标体系、操作指南,规范工作机制、工作流程,建立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党政职能部门、青年群众、市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共同参与的专题调研工作组,最大范围听取各界意见建议。截至目前,山东各市出台青年发展相关政策109项,县级出台202项,青年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提升。而作为省级首批试点市,我市《试点实施方案》尚未正式出台,推进工作没有实质启动。作为国家首批试点城区,“两湖”创新区涵盖四个城区内仅有武进出台了《实施意见》,尚未真正落地,而其他三个板块都还没有正式启动。

三是回应青年人才的关心关切有不足。这些年市委市政府下大气力,解决一批青年人才急难愁盼的问题,但一些方面亟待提升。仅从教育方面来看,一方面是学位供给不够充分,按省基本办学标准测算,至2021年全市需新增幼儿园127所、小学52所、初中14所、普通高中6所,按照目前的建设进度还无法完全满足教育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优质资源不够均衡,城区因新建小区不断增加,加上热点小学学区房频繁交易,导致中心城区公办学校入学矛盾加剧,目前全市共有超规模小学42所、超规模初中16所。此外还有在常高校专业设置与我市产业发展契合度不够,影响毕业生就业选择等问题亟待解决。

常州有颜值,有文化,有产业,有区位优势,对青年人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因此,市委市政府应抓住建设长三角青年发展友好型示范城市的试点机遇,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加快打造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的“青年之城”,让广大青年“近悦远来”。

一、以更大力度引进青年人才。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低、中、高不同层次的人口支撑,人口基数少,必然导致人才不足,做好“人才引进”的基础便是“人口招引”。百度地图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显示,常州人口吸引力指数仅列全国城市第38位,低于东莞(第4)、佛山(第10)、泉州(第29)和南通(第32)。以东莞为例,户籍人口仅为278.6万人,但常住人口达1053.7万人,其中15-59岁人口占比超80%,而我市仅占66.74%。因此,建议建立引才留才的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对重点行业领域紧缺急需特色人才的补贴力度,并探索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培养使用。此外要定期梳理现有人才政策,重点聚焦我市优势特色产业,聚焦对青年人才的政策倾斜,打造有竞争力、吸引力的人才“强磁场”。持续推进“龙城英才计划”迭代升级,实施立体化、全景式的“青春留常”计划,全力打造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城市。

二、更实举措培育青年人才。一方面是要构建与青年高度融合的未来产业体系。突出“两湖”创新区、中以常州创新园、中德创新产业园等平台牵引作用,促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引领高校毕业生、产业青年在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中深度融合,推动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动力电池、光伏、智能电网等产业崛起,加快打造“新能源之都”。另一方面是构建青年动能激发的创新创业体系。加快建设“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港”,打造多层次青年创业赋能平台,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布局重点未来新兴产业、培育地标创新产业集群、吸引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通过实施“名城名校合作行、创新创业赢未来”主题活动,积极承办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创业江苏”“海创龙城”等赛事,营造青年创新创业氛围,加大“青创贷”“新农菁英贷”等青年创业金融服务力度,优化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拓宽股权投资等直接融资渠道。

三、更优服务留住青年人才。进一步梳理吸引外地青年人来常工作、定居的现有政策,提供发展机会,积极提供就业机会、创业机会、创新机会和学习交流的机会,丰富文化生活,提炼厚重文化底蕴,增强文化时代气息,从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的角度,打造更好的适合外地青年人在这个城市落户的软环境。特别是精准聚焦全市青年普遍关心关注的就业服务、住房保障、教育健康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一流的宜居环境、一流的法治环境,以更加细致、精准、人性化的民生措施,为青年解除后顾之忧,让广大青年在常州安身、安心、安业。

徐建平委员作了《依托“氢湾”加大氢能产业培育力度》的发言。

发言认为:

氢能是世界公认的清洁能源,全球氢能发展正步入快速产业化阶段。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首次对我国氢能产业进行中长期规划,各地加力氢能产业赛道发展。我市氢能产业已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中盐常化、宝氢天辰、新阳科技、新东化工等企业具备大量灰、蓝氢源,安泰创明的低压固态储氢技术基本成熟,春华新能源自主研发的金属化物储氢项目获得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称号,中车戚墅堰下线国内最大功率的氢燃料混合动力机车,永安行推出全球首款共享型氢燃料电池助力自行车。

我市提出要围绕“发、储、送、”四个环节加快建设新能源之都,氢能作为一个前沿性产业,正面临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我市在这一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一是产业链尚不完备。常州以制造业为主体,工业副产氢气产量巨大,但在储运、加氢站建设、氢能汽车应用等产业链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产业闭环尚未有效形成。二是用氢示范场景少。氢能产业处于行业爆发的前期,政府引导和投入不够,在搭建氢能示范应用场景方面重视不够,加氢站建设滞后,在城市公交、园区物流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应用力度不大。三是重点项目招引力度不够。未能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锻长板补短板,链主企业和龙头项目招引力度不够,在规划、土地、绿色金融支持等方面投入不足。虽有少数企业涉及,但规模偏小,处于发展初步阶段,个别科技创新项目在成果转化时选择落户到外地。

为此,我们建议:要抢抓“双碳”发展战略机遇,加快谋划布局西太湖“氢湾”千亩园区建设,努力抢占氢能新技术、新产业发展制高点,打造长三角知名的氢能产业发展高地。

1. 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和路径。研究制定我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绘制产业发展地图,明确氢能发展战略定位、目标任务,推动西太湖“氢湾”建设,支持常州西太湖氢能研究中心、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及国家氢能源装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平台基地的建设。积极对接上海这一氢能产业发展高地,整合区内氢能产业发展力量,研究出台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政策,设立研究成果转化中心、氢能源产业研究院等科创孵化平台,支持相关企业开展技术研发,鼓励产学研用深度合作,聚焦氢能与燃料电池的技术成果孵化,支持重点企业参与国内外相关标准制定,加快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技术的重点突破,不断扩大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力争成为对接上海的氢能源产业链差异化发展示范区和氢能源科技创新转化中心。

2. 优化全市氢能产业链布局。抓紧出台鼓励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对氢能核心装备研发和生产、加氢站建设等,在规划、土地、资金支持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企业发展氢能产业。锚定我市氢能未来发展目标,坚持培育和引进相结合。立足我市产业优势,聚焦车用氢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培育一批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和氢燃料电池及其装备制造领域的本土链主企业。大力推进项目招商,积极跟踪头部企业,营造我市氢能产业投资友好型城市氛围,引进优秀企业建设示范项目,确保项目孵化成果在本地能及时落地生根。

3. 拓展氢能推广应用渠道。探索氢能供应多样化,推动氢能示范应用场景建设,积极探索电解水制氢、液氨制氢、甲醇制氢等技术验证与示范,加快制定加油站和加氢站混建一体化政策机制,优先支持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展低碳化制氢项目试点示范。探索集制氢、储氢、加氢、管道输氢于一体的加氢站建设试点,着力提升公交、物流、环卫等商业、公务用车在新增或更新的过程中提高燃料电池汽车的比例,为氢能应用场景建设及氢能汽车推广运用创建基础,将常州打造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示范区域。建立市领导挂钩的“链长+专班”产业集群服务模式,协调项目推进、政策拟定、试点示范争取等各项工作,为重点项目提供全流程、全方位代办帮办服务。

郭家海委员作了《常州市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若干问题和建议》的发言。

发言认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常州市有关部门和各地方、各行各业都在展开关于碳达峰工作的研究或战略策划。考虑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现实需要,着眼常州市低碳生活发展现状,常州市倡导低碳生活方式非常必要。

一、低碳生活发展现状存在四点问题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和现场调研方式,从公众对低碳生活方式认知和途径、实践的低碳生活方式、对常州市低碳生活方式推进的看法以及期望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由于常州市新北区在低碳生活方面一直走在常州前列,成功创成“省级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省级海绵城市试点区”建设,创成8个省级生态文明示范镇(街道)、8个省级生态文明示范村、4个国际生态示范学校和22个省级绿色学校,所以本次调查以新北区为主,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并走访住建、生态环境、科技等相关部门。调查发现目前低碳生活方式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公众低碳思想意识薄弱,对低碳生活理解存在偏差

大多数居民泛泛的认为只有生产领域才产生大量的碳排放,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认识不够;或是不想接受低碳生活方式对于生活的限制;又或者有虚荣的消费理念、便利的消费观念,某种程度上导致人们生活领域的高碳化趋势。

(二)社会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对低碳生活方式认识不到位

民众对我国在碳排放方面面临的严峻形势认识不清,认为实现低碳生活离自己很远;部分居民缺乏低碳生活的知识和技巧方面的指导;社会对低碳生活的相关知识宣传不到位,宣传效果还存在地区间、社区间的不平衡。

(三)公共基础设施不相配,低碳生活产品亟待开发

低碳生活方式的践行离不开相配套的公共设施,我国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低碳产品的市场供应不足、价格过高,低碳生活技术和相关产品有待进一步开发。

(四)绿色生活方式靠公民“自觉”,缺乏有效政策指引和监督

目前,低碳生活更多的是一种习惯,一种和节俭挂钩的与奢侈浪费相对立的个人生活方式,社会面缺乏详细的低碳生活政策鼓励及监督,民众则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二、探索低碳生活的实现路径

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已达到一个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的西方社会借鉴经验,向我国低碳发展水平较快的上海、深圳等城市学习方法,调研分析的结果显示,全面实现低碳生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在实践中共同努力。

(一)建立政府低碳政策支撑,构建区域低碳发展蓝图

把推行“低碳生活”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纳入到重要工作目标中,一是建立健全政务工作中低碳消费的制度体系,二是逐步制定和出台细化、可操作、贴近实际、覆盖居民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相关政策法规,三是加大财政对绿色产业发展、节能降碳、生态环境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投入力度。

(二)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鼓励开展低碳技术创新

通过引导企业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立健全内部绿色管理制度体系;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和调整,实现技术革新、产品创新,来满足市民对低碳产品的需求;政府则应通过适当的税收减免政策鼓励企业投资、研发,或以政府为主体直接资助和控制研发,推动低碳技术进步。

(三)完善城市低碳生活配套,保障践行低碳生活基础

通过构建更加便利、快捷的公共交通体系;加快传统物流业智慧化改造,整合末端物流配送资源,打造绿色物流;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集约集聚发展;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开展“绿岛”建设试点,实现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治理、稳定达标排放;加快建设以城市森林、城市绿道、口袋公园等为主的绿地生态系统,加强高品质绿色建筑项目建设,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措施,全面构建与低碳生活方式相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

(四)加大社会低碳宣传力度,树立全民低碳生活理念

加大低碳宣传力度,形成推行“低碳生活”建设的持久动力。一是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多渠道宣传低碳知识;丰富指导形式,将现场指导、入户指导和集中培训相结合;二是充分发挥各种社会机构的宣传教育作用;定期召开低碳生活宣传会,大力开展社区低碳活动;三是将低碳理念纳入到小学、中学、大学的课程中,培养青少年的低碳意识;四是深化绿色家庭创建活动,引导居民在衣、食、住、行各方面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组宣处)

主办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常州市委员会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行政中心3号楼    邮编:213022
电话:86-519-85683926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