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实际上是人才驱动,大力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已成为各地赢得区域竞争优势的战略性选择。科技人才是指具有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具备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从事科学技术创新活动,对科学技术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劳动者。主要包括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技创业、科技服务、科技管理、科学普及等科技活动人员。
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深化“龙城英才计划”改革创新,通过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完善创新创业平台,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生态环境,积极助推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科技人才梯队建设。目前,我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形成了一只高水平、多层次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扎根常州“幸福树”、建设“强富高美”新常州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
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1、 人力资源基础好,科技人才规模不断壮大
截止2016年底,我市人才总量达到106.2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6.28万人,高技能人才26.2万人,分别比2010年增加了68.04%,117.29%,142.17%。2015年,我市每万人口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219人,位列全省第三;每万从业人员中研究与发展(R&D)人员数233人,位列全省第二。企业R&D活动人员占企业职工比重6.78%,R&D活动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67.82%,位列全省第五。(数据来源:2015年江苏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与科技统计公报)
2、 人才引进成效显著,高层次人才集聚效应增强
2006年起,我市在全省乃至全国较早组织开展大规模引进领军人才工作,先后实施“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龙城英才计划”,高层次人才集聚效应显著增强。截止2016年底,共签约引进16批2161名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其中已落户企业1661家。自主培养17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3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5个团队入选省“双创团队”,266人入选省“双创人才”,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3、 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产出水平较高
一是技术成果丰硕:2016年全年共完成专利申请438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5349件,增长16.18%;专利授权17790,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865件,增长7.5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3.91件,列全省第五。
二是收益性产出成效明显:2016年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5453.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4.46%,位列全省第五。
三是向上争取资源能力强:2016年我市企业争取省级以上项目394个,争取支持经费5.23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获得立项21项,列全省第三,争取支持经费1.58亿元,列全省第四。
4、 创新载体建设全面加强,科技人才创新支撑能力强
我市加大力度整合政府、园区、企业和科研院所资源,共同推动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打造科技人才集聚、创新创业主阵地。截止2016年底,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两站三中心)1275家,其中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610家,列全省第四;国家级众创空间累计4家,省级23家,市级27家;国家级孵化器、加速器累计18家,省级31家,市级74家。
二、科技人才队伍存在问题
我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国家创新型城市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管理机制亟需完善
目前,我市尚未制定全市性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对科技人才范围定位不清,管理职能不够明确,人才工作合力机制尚未完善。人才政策令出多门,衔接不够,沟通不足,宣传不到位,服务效能不高。现有人才引进、培育政策缺少系统性、连续性,存在重引进轻培养,重管理人才轻一线专业技术人才,重外来人才轻乡土人才,重高层次人才轻中青年后备人才等现象,不利于科技人才队伍结构完善、发展壮大。尚未建立有效的人才使用、激励和评价机制,人才激励效能偏低。
2、创新资源支撑能力亟待提高
科技人才原创性研发能力不强,技术成果缺乏,高水平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研发机构不多,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和团队偏少,具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教少。缺乏产业特色鲜明、国内水平领先的园区。部分园区产业定位不够明晰、服务功能不健全;在常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有待加强。
3、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人才公共服务职能有待加强,现有人才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内容单一,尚未实现覆盖科技人才创新过程的全流程服务功能。科技服务业发展不快,普遍存在对科技服务业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等问题。人才中介、人事代理、人才培训、人才评价、等人才服务机构发展滞后。产权交易、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等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科技中介服务能力急需提升。
三、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建议:
我市科技人才队伍仍存在结构不尽合理、创新效能有待提高、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引才育才环境有待改善的问题,为此建议:
一、 统筹优化科技人才创新生态环境
1、系统制定科技人才政策体系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健全人才工作合力机制。建议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科技局和人社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统筹全市科技人才发展制定《常州市科技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科技人才范畴,制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目标,明晰各部门主要建设任务和重点。从完善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政策体系,优化人才管理、服务模式,健全人才发展保障机制等方面共同发力,建设一支素质高、结构优、创新能力强、产业支撑能力强的科技人才队伍。
2、 健全人才优先发展保障机制
坚持人才引领创新发展,将科技人才发展列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评价指标。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涉及多个领域、多个环节,明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总管全市科技人才工作,建立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科技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能力提升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3、 建立人才政策跟踪评价机制
完善人才政策评价机制,推动自主评价和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估有机结合。人才主管部门“一年一调查评估”,利用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发放科技人才政策执行效果问卷调查,对政策制定和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根据企业、社会和人才意见及时修改完善政策体系。引入第三方智库,由专家团队对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进行评价,对财政投入、产出及外部效应等政策实施情况进行系统评估,为人才政策调整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二、 创新引进、培育模式,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人才引进是集聚人才、提升人才竞争力的直接有效途径,人才培养和使用是人才引进的落脚点。
以完善科技人才梯队建设为目标,优化人才引进政策。通过龙城英才计划重点引进海内外精英人才、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高端经营管理人才、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高技能领军人才等高级人才,同时着重加强对乡土人才回乡创新创业支持力度;继续实施杰出创新人才云计划创新人才合作项目,鼓励企业柔性引进高端创新人才开展产学研合作;优化人才安居工程支持体系,对高端人才和普通高校毕业生实行分类支持:高端人才落户给予购房补贴,普通高校毕业生、技能人才等推行租房补贴,加强科技人才储备,建设金字塔形“科技人才链”。
完善人才培育体系,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并重,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并举,提升人才创新能力。重点培育本土高端创新人才,设立青年人才专项计划,定期遴选专业技术强、成长潜力好的优秀青年人才进行重点开发,通过项目支持、在职培训等方式打造一支创新能力强的青年人才队伍;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依托常州科教城科教资源成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校企联合共同推动企业职工专业技能提升工程;提高科技型企业家培训质量,重点提升资本运作、品牌运作和团队管理能力,造就一支市场化、专业化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三、 完善多元化科技人才投入体系
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科技人才投入是效益最明显的投入。
首先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坚持人才投入优先保证方针,确保科技、人才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科学规划人才资金用于引进、培养和开发比例,引入大数据分析优化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模式和科技经费产业配置,统筹设立科技人才专项资金。
其次优化科技投入结构,提高科技人才创新支持力度和广度。加大对重大项目资助力度,重点资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人才及项目;加强对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掘和培养,提高对青年人才资助比例;加大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投入力度,定期组织教育培训活动。建立健全人才投入效果评估机制,不断完善有利于人才结构优化的投入政策。
最后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多元投入机制,探索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加大人才投入的政策措施,提升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提高金融资本对科技创新的贡献率,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四、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完善的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有助于激发人才创新积极性。
一要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探索人才评价标准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根据人才工作性质和从事岗位进行分类评价,对应用技术研究人才,强化创新创造业绩贡献评价,注重创新能力、创新成果、产学研结合等考核指标;对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突出转化效益效果评价,注重产值、利润等经济效益和吸纳就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杜绝简单量化评价科技人才创新产出的做法。
二要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制度。建立激励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职称评审导向,在高新技术企业、大型骨干企业中开展职称自主评价试点。开通优秀人才职称评审“直通车”,对高层次人才、成果显著的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可打破学历、任职资历等要求,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
三要加大科技人才创新激励力度。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实际上是人才驱动,大力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已成为各地赢得区域竞争优势的战略性选择。科技人才是指具有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具备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从事科学技术创新活动,对科学技术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劳动者。主要包括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技创业、科技服务、科技管理、科学普及等科技活动人员。
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深化“龙城英才计划”改革创新,通过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完善创新创业平台,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生态环境,积极助推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科技人才梯队建设。目前,我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形成了一只高水平、多层次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扎根常州“幸福树”、建设“强富高美”新常州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
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1、 人力资源基础好,科技人才规模不断壮大
截止2016年底,我市人才总量达到106.2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6.28万人,高技能人才26.2万人,分别比2010年增加了68.04%,117.29%,142.17%。2015年,我市每万人口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219人,位列全省第三;每万从业人员中研究与发展(R&D)人员数233人,位列全省第二。企业R&D活动人员占企业职工比重6.78%,R&D活动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67.82%,位列全省第五。(数据来源:2015年江苏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与科技统计公报)
2、 人才引进成效显著,高层次人才集聚效应增强
2006年起,我市在全省乃至全国较早组织开展大规模引进领军人才工作,先后实施“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龙城英才计划”,高层次人才集聚效应显著增强。截止2016年底,共签约引进16批2161名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其中已落户企业1661家。自主培养17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3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5个团队入选省“双创团队”,266人入选省“双创人才”,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3、 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产出水平较高
一是技术成果丰硕:2016年全年共完成专利申请438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5349件,增长16.18%;专利授权17790,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865件,增长7.5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3.91件,列全省第五。
二是收益性产出成效明显:2016年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5453.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4.46%,位列全省第五。
三是向上争取资源能力强:2016年我市企业争取省级以上项目394个,争取支持经费5.23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获得立项21项,列全省第三,争取支持经费1.58亿元,列全省第四。
4、 创新载体建设全面加强,科技人才创新支撑能力强
我市加大力度整合政府、园区、企业和科研院所资源,共同推动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打造科技人才集聚、创新创业主阵地。截止2016年底,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两站三中心)1275家,其中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610家,列全省第四;国家级众创空间累计4家,省级23家,市级27家;国家级孵化器、加速器累计18家,省级31家,市级74家。
二、科技人才队伍存在问题
我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国家创新型城市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管理机制亟需完善
目前,我市尚未制定全市性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对科技人才范围定位不清,管理职能不够明确,人才工作合力机制尚未完善。人才政策令出多门,衔接不够,沟通不足,宣传不到位,服务效能不高。现有人才引进、培育政策缺少系统性、连续性,存在重引进轻培养,重管理人才轻一线专业技术人才,重外来人才轻乡土人才,重高层次人才轻中青年后备人才等现象,不利于科技人才队伍结构完善、发展壮大。尚未建立有效的人才使用、激励和评价机制,人才激励效能偏低。
2、创新资源支撑能力亟待提高
科技人才原创性研发能力不强,技术成果缺乏,高水平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研发机构不多,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和团队偏少,具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教少。缺乏产业特色鲜明、国内水平领先的园区。部分园区产业定位不够明晰、服务功能不健全;在常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有待加强。
3、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人才公共服务职能有待加强,现有人才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内容单一,尚未实现覆盖科技人才创新过程的全流程服务功能。科技服务业发展不快,普遍存在对科技服务业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等问题。人才中介、人事代理、人才培训、人才评价、等人才服务机构发展滞后。产权交易、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等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科技中介服务能力急需提升。
三、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建议:
我市科技人才队伍仍存在结构不尽合理、创新效能有待提高、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引才育才环境有待改善的问题,为此建议:
一、 统筹优化科技人才创新生态环境
1、系统制定科技人才政策体系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健全人才工作合力机制。建议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科技局和人社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统筹全市科技人才发展制定《常州市科技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科技人才范畴,制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目标,明晰各部门主要建设任务和重点。从完善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政策体系,优化人才管理、服务模式,健全人才发展保障机制等方面共同发力,建设一支素质高、结构优、创新能力强、产业支撑能力强的科技人才队伍。
2、 健全人才优先发展保障机制
坚持人才引领创新发展,将科技人才发展列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评价指标。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涉及多个领域、多个环节,明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总管全市科技人才工作,建立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科技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能力提升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3、 建立人才政策跟踪评价机制
完善人才政策评价机制,推动自主评价和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估有机结合。人才主管部门“一年一调查评估”,利用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发放科技人才政策执行效果问卷调查,对政策制定和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根据企业、社会和人才意见及时修改完善政策体系。引入第三方智库,由专家团队对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进行评价,对财政投入、产出及外部效应等政策实施情况进行系统评估,为人才政策调整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二、 创新引进、培育模式,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人才引进是集聚人才、提升人才竞争力的直接有效途径,人才培养和使用是人才引进的落脚点。
以完善科技人才梯队建设为目标,优化人才引进政策。通过龙城英才计划重点引进海内外精英人才、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高端经营管理人才、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高技能领军人才等高级人才,同时着重加强对乡土人才回乡创新创业支持力度;继续实施杰出创新人才云计划创新人才合作项目,鼓励企业柔性引进高端创新人才开展产学研合作;优化人才安居工程支持体系,对高端人才和普通高校毕业生实行分类支持:高端人才落户给予购房补贴,普通高校毕业生、技能人才等推行租房补贴,加强科技人才储备,建设金字塔形“科技人才链”。
完善人才培育体系,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并重,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并举,提升人才创新能力。重点培育本土高端创新人才,设立青年人才专项计划,定期遴选专业技术强、成长潜力好的优秀青年人才进行重点开发,通过项目支持、在职培训等方式打造一支创新能力强的青年人才队伍;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依托常州科教城科教资源成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校企联合共同推动企业职工专业技能提升工程;提高科技型企业家培训质量,重点提升资本运作、品牌运作和团队管理能力,造就一支市场化、专业化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三、 完善多元化科技人才投入体系
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科技人才投入是效益最明显的投入。
首先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坚持人才投入优先保证方针,确保科技、人才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科学规划人才资金用于引进、培养和开发比例,引入大数据分析优化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模式和科技经费产业配置,统筹设立科技人才专项资金。
其次优化科技投入结构,提高科技人才创新支持力度和广度。加大对重大项目资助力度,重点资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人才及项目;加强对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掘和培养,提高对青年人才资助比例;加大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投入力度,定期组织教育培训活动。建立健全人才投入效果评估机制,不断完善有利于人才结构优化的投入政策。
最后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多元投入机制,探索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加大人才投入的政策措施,提升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提高金融资本对科技创新的贡献率,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四、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完善的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有助于激发人才创新积极性。
一要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探索人才评价标准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根据人才工作性质和从事岗位进行分类评价,对应用技术研究人才,强化创新创造业绩贡献评价,注重创新能力、创新成果、产学研结合等考核指标;对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突出转化效益效果评价,注重产值、利润等经济效益和吸纳就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杜绝简单量化评价科技人才创新产出的做法。
二要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制度。建立激励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职称评审导向,在高新技术企业、大型骨干企业中开展职称自主评价试点。开通优秀人才职称评审“直通车”,对高层次人才、成果显著的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可打破学历、任职资历等要求,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
三要加大科技人才创新激励力度。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推动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加大创新创业大赛奖励范围,大力表彰在技术、研发、管理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
四要完善科技人才荣誉制度。在全市公园和主干道路打造人才主题公园和星光大道,重点宣传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事迹。
五、完善科技人才服务体系建设
首先加强科技人才宏观管理,全口径展开统计建设科技人才数据库,绘制科技人才地图,摸清队伍规模、结构、分布及产业发展需求,实时监测科技人才发展动态。建立人才跟踪服务机制,完善人才流失预警系统,及时对人才发展现状和流失情况进行分析,制定防止人才流失有利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
其次搭建科技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整合人才引进、人才认定、配套待遇落实、创新创业扶持等政策和其他生活服务信息,为人才提供一站式、全流程、专业化的发展综合服务。
最后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加快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重点培育市场化、专业化的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对责任部门实施情况绩效考核。着力打造“科技领军型人才创新驱动中心”服务品牌,塑造政府招才引才育才的良好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