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常州市委
近年来,我市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处于一个非常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一、常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市委市政府对于集聚区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我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一)集聚区内的产业覆盖面较广泛。服务业集聚区覆盖的行业门类较多,既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也有生活性服务业集聚区,同时还涌现了一批现代商务、科技和创意等领域的集聚区。
(二)集聚区产生的经济效益较明显。2015年末,我市统计部门列统的64家集聚区中法人单位达7183家,个体户达26181家;从业人员17.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7%;全年上缴税金27.5亿元,比上年增长18.8%。
需要说明的是,全市列统的64家集聚区中,城市综合体6家,大型专业市场45家,现代物流园1家,创意产业园4家,科技创业园5家,旅游休闲区3家。这当中,已经被发改部门认定的省、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共17家,其中省级11家。也就是说,余下的47家尚未经发改部门认定,因统计需要,也都称之为集聚区。
(三)集聚区具有一定的人才集聚优势。一些服务业集聚区在园区范围内吸引了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以常州科教城为例,园区现有科技人才10000多人,其中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2400多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9人,海归创业团队210个。中科院、牛津、北大、清华等著名大学、大院、大所在此设分中心、研发机构和孵化基地。
二、我市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就我市的经济总体形势而言,我们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压力,主要表现在:
(一)集聚区总体规模偏小。2015年,我市64家服务业集聚区平均实现年营业额36.0亿元,超过100亿元的仅有8家。尤其是高层次的科技创业园和创意产业园产业规模较小。与苏州无锡相比,我市服务业集聚区不仅数量少,而且产出率不高。
(二)集聚的企业偏少且企业创新意识待加强。我市服务业集聚区入驻的企业也普遍偏小、偏少,平均每个集聚区入驻的企业个数仅有112家,其余大部分为个体经营户。64家集聚区中规模以上(限额以上)企业只有566家,占全部入驻企业的14.7%。同时,企业的抱团合作意识、改革创新意识、品牌塑造意识、现代经营意识有待加强。
(三)集聚区内传统市场较多,高端园区较少。服务业集聚区总体仍以传统的专业市场为主,64家集聚区中专业市场占70.3%,高层次的科技创业园、创意产业园、现代物流园等形态较少,发展较慢,集聚区内的高端科技、创意和商务企业较少,缺乏大型龙头企业。
(四)服务业集聚区高端人才较为匮乏。我市的人才资源总量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尤其是当前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更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加盟,一些高端人才,比如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设计服务等领域的专业型人才仍然短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业集聚区快速发展的步伐。
三、我市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依托各类要素资源、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持续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这是“十三五”期间我们一贯以之的重要战略决策。我们建议:
(一)明确建设重点。在未来几年,我市将按照坚持“提档升级一批、培育发展一批和规划建设一批”的原则,分类推进全市30个服务业重点集聚区发展。对于这三类不同的集聚区,笔者认为要根据其自身规模与特色加以引导,规范发展。
1、针对提档升级型:这类集聚区今后的发展方向是,要促进服务业集聚区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争创星级服务业集聚区;强化功能配套服务,增强集聚区资源吸附能力、产业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大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和“旗舰”项目,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发展布局。拓展提升功能、放大集聚效应,从而达到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能级提升的目的。
2、针对培育发展型:这里面又分为三种情况,一类是已经被评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只有一家(常州健康养老服务业集聚区),下一步要借助省级服务业集聚区这样的高平台,加强自身建设,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第二类是已经被评为市级服务业集聚区的,有6家,分别是茅山旅游休闲集聚区、天目湖旅游休闲集聚区、夏溪花木产业集聚区、常州综合物流园区、亚邦综合物流园、天宁旅游休闲集聚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强化自身建设,做大集聚区优势产业,打响品牌,争取成功创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第三类是业已成型但尚未被评为市级服务业集聚区的,如西夏墅工具产业服务集聚区等。下一步要首先纳入到市级服务业集聚区的范围内,同时自身要进一步做好集聚区内项目推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各项工作,以自身的发展优势赢得社会的认可。
3、针对规划建设型:这类集聚区有4家。对于这样的集聚区,我们要在集聚区自身的规划编制、管理机构设立、统计监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政策扶持等方面加强指导,力争让这类集聚区早日迈入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行列,早日产生经济与社会效益。
(二)积极推进集聚区创新转型。集聚区内部要加强对企业腾笼换凤、优化重组的力度,同时致力于对区内业态提档升级,在二次招商方面取得新成效,引进更多龙头项目,从而提升集聚区整体实力。在推进集聚区创新转型方面,笔者认为要特别关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着力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加快完善科技项目和基金管理、科研人员评价激励和薪酬机制等改革措施,最大程度地释放创新潜能。另一方面要深化集聚区内企业科技成果使用、切实解决好科研成果转化涉及的成果所有权、处置权、成果转化平台、技术转移机构、科技金融服务等问题,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努力提升集聚区内人才队伍素质。人才是集聚区发展的内核。在这方面,笔者建议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创新团队建设。积极向区内外招引服务业集聚区所需要的高层次、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研究制定各类配套措施,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创新服务业集聚区人才培养方式,立足企业和社会需求,定期聘请国内外服务业领域一流专家学者,采取定制化方式,大力培养专业服务业人才。启动实施产业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努力形成多领域、多方位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
2、建立服务业集聚区人才培养基地。推进服务业集聚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支持本地区大专院校与国内外优质大学、职业院校合作,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为服务业集聚区提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3、加快服务业集聚区企业再培训中心建设。根据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需求,以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为切入点,建立健全以高校继续教育学院、高端培训机构、企业大学为主体的企业再培训中心体系,促进人才知识更新。推进服务业及制造业服务化重点企业与大学院所合作,建立全市服务业人才相向培训联动机制,启动实施服务业及制造业服务化重点企业经营管理者、研发设计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中长期培训计划,为我市服务业集聚区的快速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