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进英才 > 内容
陈家虎先进事迹
发布日期:2007-06-20  来源:民进  浏览次数:  字号:〖
 

让每一个孩子都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

陈家虎同志,33岁,大学法律专业毕业,安徽霍邱人,仪表堂堂,可谓一表人才,年轻的他,为何一出道就走上教育之路,自主办学,而且是从事城市外来人口子弟的基础教育,整天和一群孩子打交道,这一干就是九年。九年过去了他自己并没有享受到物质的满足,他的新市民向阳学校却形成了集团化动作,学校的教学点由一个增加到九个,学生数由48名增加到近6000名。九年,他是走过了怎样的道路?他付出了哪些?又收获了什么?这条路上他留下了怎样的脚印呢?让我们走近陈家虎。

生活告诉他:读书重要,上学艰难

15年前,陈家虎同志还是一名高中学生,他随父母到常州,碰到的第一件事便是转校插班。当时正逢常州地区“高中热”。由于他原籍基础教育比较落后,他的学习基础比较差,父母带了他跑了常州许多高中都不愿接受他这个外来的插班,最后找了熟人说情才在常州市第八中学落实了就读问题。进了新的学校,他感到学业的艰难,各门学科的水平要跟上相对领先的常州当地教学的要求非常困难。出身艰苦的他,生就一种不怕苦的品质,也正是凭着这种品质,他加倍地努力,付出了比别人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才把学业赶上,最后考上了大学。

到了常州以后,他也看到了许多安徽老乡,有的甚至是他少年的伙伴,他们大多文化不高,他们作为外乡人到常州谋生,有的做点小买卖,有的给别人开车,有的自己创业开公司,每个人都相当不易,由于文化的缺乏,他们始终处于社会最低层。这使他很早就认识到读书求知的重要性。

陈家虎同志在大学求学的时期,正是常州经济较快发展,大量外地民工涌入常州,常州外来人口剧增的时期。他亲眼看到自己的同乡纷纷从山区老家进入常州,相当多的人甚至拖儿带女,举家进城。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打工者,除了其住房的简陋,工作的不稳定,收入的偏低之外,一个重要的问题逐步突显出来,那就是其子女的基础教育问题。10多年前,常州的公办学校还没有对外来民工子弟开放,为数不多的外来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是作为借读处理,必须收取借读费甚至是比较高昂的教育赞助费、择校费,这对广大的民工来说,是很难承受的经济压力。许多外来工子弟到了上学年龄却不能入学,许多原本在家乡读书的孩子,一旦随父母进了城也就同时辍了学。外来民工子弟的读书难现实,使前有过类似经历的陈家虎产生了心灵的不安。一种社会的责任感,使在读大学的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他要为外来工子弟办学校,让外来工子弟在常州有学上有书读。当时常州还没有一所新市民学校,而陈家虎同志也就从此开拓了他办学从教的人生里程。

陈家虎于1998年创办第一所民工子弟学校是在一个原已关停的简陋的办公楼里起步,5名教师,48个学生,借亲戚朋友的钱配置最基本的教学设备。人数虽少也叫学校,条件虽差也是事业,凭着一股对教育的热情,凭着对民工兄弟的质朴感情,他可以亲自骑着自行车为师生买菜,他可以亲自把离校较远的学生送回家,他可以利用休息日来到家长的生意摊上完成家访。翅膀虽然脆嫩也同样向往着蓝天,小小民工子弟学校也办得正规认真,周一升旗正常,作息时间正常,课程安排正规,教育教学正常。教师关心学生、学生热爱老师、学生热爱学习、家长支持学校、家长感老师。就这样,学校的信誉在提高,生源在增加,老师在增加,规模在扩大,让外来工子女在城市有学上有书读的理想正逐步变成现实。

良心告诉他:社会效益比经济效益更重要

艰难的起步,良好的发展,给陈家虎同志带来的并不只是快乐,更不是轻松,他感到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种触及他内心的压力。学生由几十人增加到几百人,几千人,教师有由几人增加到几百人,学校由一个点增加到九个点,在外人看到他是闪光的、成功的,甚至是回报丰厚,经济满足的,但是他首先思考的是这么多民工兄弟把孩子交给了自己,自己将回报给民工兄弟什么,只是收人收钱把学生当作经营的产品,那叫误人子弟,永远停留在低水平低要求上,那么学校的教育就会落后于新时期基本教育的整体步伐,而培养出来的孩子也就无法跟上社会的需要,教书育人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而要提高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就必须增加投入、改善条件,在低收费的现实下增加投入谈何容易。几年办学下来,学校形成规模,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矛盾也就逐步突出,这对每个现实的人来说是艰难的选择。在这两个效益的选择中,陈家虎同志从长远的角度看问题,从学校发展的未来作决策,他把办学从教理解为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它服务的对象是进入城市的外来工和他们的子弟,如果把个人的经济和利益放在首位,就必然会影响到学校服务功能的发挥。所以他在学校领导会议上公开明确地表示,学校的社会效益比经济效益更重要,学校应加大改造投入,提高办学条件,改善办学环境,优化师资队伍,加强教学管理,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要经营好民工子弟学校的品牌,向常州先进的公办学校看齐。正是在这样一种认识和思路指导下,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改造基础设施,添置教学装备,聘请优秀教师,使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提升了一个台阶。现在的新市民向阳学校九个分校,校舍无危房,教学设施基础达标,教师配备合格,消防措施安全到位,校车接送学生规范有序,食堂伙食管理严格科学,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计划有序,有的学校还铺设了室外塑胶运动场,新市民向阳学校已成为常州地区条件最优越,社会声誉最优良的民工子弟学校。良好的社会声誉让越来越多的民工子弟选择新市民向阳学校作为就读的首选,也吸引了大量的师范院校毕业生投身新市民向阳学校的事业中来。

而这一切都倾注了陈家虎同志大量的心血,也得到了常州市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甚至他的兄弟父母也在经济上给了可贵的支援和帮助。当有记者问及他如何看待自己远大的经济投入和办学效益时,他说:“从推动常州地方经济的发展看,从学校的长远发展看,从学校的办学初宗和目标看,从服务民工子弟培养未来人才看,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划算的。”学校还要发展,学校的投入还会继续,这是他的事业,也是他人生价值的体现。

由于他多年在民工子弟基础教育领域的贡献,二00六年,32岁的他被推选为常州市天宁区新一届政协委员。新市民向阳学校的感人事迹也被《扬子晚报》、《常州日报》、《常州晚报》、常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所关注和报道。

现实告诉他:还有更多的孩子需要他去关怀

陈家虎同志在常州开创了他的事业,实现他的人生价值,但是他的眼光并非只局限于常州,并非只局限于民工子弟。每逢过年假期,他会回到安徽霍邱老家,也许是教育人的特殊敏感,家乡农村贫困孩子的教育问题使他牵肠挂肚,自己曾经从同样的起点出发,但是还有许多孩子却无法摆脱落后和简陋的教育环境,由于生活的贫困,许多孩子交不起学费面临辍学,许多学校面临资金缺乏无法正常保证教育教学。所见所闻使他不安,他在考虑自己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虽然并非富裕显贵之人,但对家乡应该拥有一份责任,2005年下半年,他牵头策略了一个“爱心助学,回报家乡”的主题活动。他利用多年来在常州建立的社会关系,特别是联络在常州创业有成又志同道合的安徽同乡,组织了一次捐献结对活动。通过精心准备多方联络,20051122,带领李善友、李善家、郭联、何德成等同乡,及常州部分企业家赶赴大别山区霍邱县花园镇中心学校,给山区贫困的孩子,贫困的学校送去温暖和爱心。他们一次性向花园镇中心学校捐赠人民币3万多元,同时和20多名贫困家庭的孩子结成了助学对子,将长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陈家虎同志发起的帮困助学后得到常州工商企业界广泛响应,在安徽霍邱山区传为美谈,说起此事,陈家虎同志显得很得意和满足。他说:什么叫慈善事业?这就是慈善事业,慈善事业未必一定是富翁才能参与,普通人,只要你有爱心,有同情心,有社会责任心,也同样可以有所为。

陈家虎创业办学,爱心助学的事迹充分体现了新时代青年勇于开拓,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探索进取,报效家的时代风尚,值得发扬光大。透过他九年来的办学历程和助学事迹中,我们都真正地理解了他把自己创办的外来工子弟学校取名为新市民向阳学校深切含义,外来工及他们的子女是城市的新市民,“向阳”则隐含着让每个外来工子弟与城市的孩子沐浴在同一片灿烂的阳光,共同享受太阳的温暖,平等接受良好的教育,让他们同样有美好的未来。

中国民主促进会常州市委员会主办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行政中心3号楼 电话:86-519-85683926 邮编:21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