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民办教育兴衰的关键时期。如何科学发展我市的民办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 实现现代化和为社会经济服务方面的作用,是政府、社会、学校共同关注的问题。民进常州市委于2006年组织了对我市民办教育的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对常州民办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常州市民办教育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状况不容乐观。有的地区的民办学校或大型民办教育集团已经倒闭,也有的在困境中挣扎。常州民办教育的状况如何?发展的趋势如何?对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考量和分析。
(一)常州民办教育事业规模平稳发展
(二)民办教育的制度规范与政策扶持逐步改善
(三)民办教育自身的办学行为逐步规范,教育管理水平比较成熟
二、常州民办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回顾常州民办教育的发展历程,从整体而言,步履是平稳的,成长是健康的,绩效是可观的,前景是光明的。但是,平稳不等于没有艰难,成绩不等于没有问题,光明未必不存在隐忧。
我市民办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如下:
1、入学人数逐年减少,生源问题将成为民办学校发展的最大隐忧
2、优惠政策尚未落实,民办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将受到影响
3、民办学校及其举办者、办学和受教育者的法律地位尚不能得到完全保障,影响了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
4、一些知名学校放大优质教育资源,使民办学校受到很大的冲击
5、管理尚未真正到位,导致部分民办学校在办学中产生不规范现象
三、促进常州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常州的民办教育,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健康、有序发展的问题。江苏省副省长仇和曾经说过:“对于一个地方党政领导来说,重不重视教育,是衡量其是否讲政治、讲大局的重要标志;在教育工作中,重不重视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又是衡量其是否成熟、合格和有远见的标志。”我们认为,常州的职业教育已走在全省和全国前列,民办教育也理应得到长足发展。政府应推行对民办教育既规范又扶持的方针,着力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继续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办学、继续维护民办学校举办者的合法权益,支持他们的长期发展。全社会应形成共识,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常州不能错过发展民办教育的历史机遇。
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积极鼓励,促进民办教育的多元发展
首先,要提高政府及各行政管理部门在内的全社会对民办教育的认识,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形成政策统筹规划、学校自我建设、社会支持关爱的良好氛围。可以安排“宣传周”、“民办教育发展年”、“办好民办教育网”,让更多的人认识和关心民办教育。其次,支持各类民办学校吸纳社会资金、组建教育集团、探索以若干学校为依托的组团式发展途径。积极鼓励和吸纳中外大型企业、民间资金投资民办教育事业。第三,举办“民办教育发展论坛”,研究发展方略,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发挥示范作用。第四,建立全市统一的民办教育管理机构,明确职责,赋予执法权力,以利民办教育事业的规范和扶持。第五,加强民办教育
的研究,准确把握常州民办教育的趋势,为制定正确的发展思路和制定政策提供智力支撑。
2、大力支持,使民办教育得到同等待遇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办学。凡是政府必须管的重大方针政策、办学方向、规划实施、审计督导等要管好,运用行政手段做好宏观调控、统筹协调,做到不错位不缺位。第二,依法保障民办学校合法权益。落实同等对待的一系列保障性的制度体系和相关政策,进一步疏通教师流通渠道,规定民办教师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享受事业单位的待遇。第三,落实民办教育的各类优惠政策,多渠道解决发展资金。市政府可设立专项资金,扶持民办教育。第四,建立学校风险防范机制。帮助民办学校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建立风险防范基金,资金来源可从政府财政、社会捐赠、学校积累提成等多种渠道予以解决。
3、正确引导,促使民办学校健康、稳定发展
第一,引导民办学校坚持公益性办学,强化“为民办学”的意识。第二,指导民办学校把握办学方向,确定办学思路。当前,我市的民办学校不应盲目进行规模扩张,而应走内涵发展之路,走特色办学之路。第三,支持民办学校进行重新组合和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指导民办学校通过举办网络学校等举措,突破地域界限,向国内外拓展。第四,加强对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做好培训教师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
4、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民办教育的规范、有序发展
政府应依法对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幼儿园和民办公助学校的办学行为加强管理。对整改后尚不符合条件的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和幼儿园应予以处理。公办民营学校应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做到“五独立”,即校舍独立、财务独立、师资独立、法人独立、所发毕业证书以及校名的独立、以免产生其它负面影响或留下后患。我们认为,民办教育事业应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希望,在中共常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民办教育事业举办者和办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民办教育事业一定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为实现我市“两个率先”、富民强市总目标和建设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