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下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即将来临之际,民进市委给驻守横林电台的武警十一中队的全体官兵送去了一些夏令用品,并且组织我会的常进艺术团带去了一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满军旅色彩的节目,与部队战士们进行联欢,姜苏杭副主委代表民进市委向全体官兵介绍了常州民进的情况并向战士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张志朝副主委、市委统战部党派处处长颜良进、市武警总队领导、横林镇的领导以及周边乡镇的领导和部分群众出席了本次活动,共庆“八一建军节”。


我们的战士,告别了家乡,离开了母亲温暖的怀抱,投身到绿色的军营,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用赤胆和忠心,用满腔的热诚,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安宁。他们是铁血军魂铸就的钢铁长城,他们经历了八十载的光荣与梦想,在和平的日子,用他们的一腔热血保卫着国人的安全,在“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要用我们特殊的方式向这些最可爱的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问候。我们可以从每一个精心准备的节目中感受到民进会员们对武警战士真挚的情感。
“好一朵茉莉花”风行大江南北,而《茉莉花》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这首脍炙人口的民歌和新四军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新四军当年的反扫荡大宣传让这首民歌脱颖而出,成为民乐经典。武进支部刘霞组织其他位老师冒着酷暑赶排出了女声四重唱《茉莉花》,并作为开场节目。她们的声音甜美动人,才唱一句就引起全场热烈的掌声。

“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仇敌,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这首旋律轻松流畅,生动活泼的歌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1937年创作的。刘霞老师率四位得意弟子用曲调轻快、流畅、生动、活泼,富于弹性的小军鼓般的节奏生动演绎了游击战士们巧妙、灵活地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典型形像。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一行行大雁飞回塞外不见了,你孤孤单单将要飞向哪里?我们的小战士在一场激烈的战争中不幸脱离了大部队,他像一只离群的孤雁,独自面对所有的困难和险境,但是他却毫无畏惧,用他的坚强和勇敢,最终找到了大部队,向着胜利进发。看了男子独舞《漠沙孤雁》,大家一定会有以上的感慨。

《战马奔腾》是二胡演奏家陈耀星在七十年代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会员徐静一身戎装,用她那娴熟的技艺表现出边防战士骑着战马奔驰的威武形象,抒发了边防战士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深厚感情。

剧团支部王利民演唱的沪剧《为你打开一扇窗》、《蚕豆开花黑良心》,周蕾演唱的黄梅戏《谁料皇榜中状元》和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字正腔圆,反映了他们良好的功底和实力。


富饶美丽的傣乡,素有“孔雀之乡”的美称,每当晨曦微明或夕阳斜照时,常见姿态旖旎的孔雀翩翩起舞,因此,孔雀在傣族人民心中是吉祥、幸福、美丽、善良的象征。傣族舞蹈《邵多丽》给武警十一中队的全体官兵送去了节日的问候和祝福。

当战士们听到刘霞老师的学生蒋刘卿将为他们演唱周杰伦的《菊花台》,都兴奋地报以热烈的掌声。“谁的江山 马蹄声狂乱 我一身的戎装 呼啸沧桑”此句是网上公认男儿最喜欢的一句,也是战士们最喜欢的歌词。古语“君君臣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唯有策马扬鞭,死而后已,成就一世英名!
“回家 现在就走,曲末散时,我守望第一抹晨曦,点燃母亲宁静的炊烟”。萨克斯独奏《回家》,乐曲很悠缓,也很沉重,萨克斯特有的嘶哑,象是在倾诉,又象是在寒冷的无月之夜有人在啜泣。音乐在整个大厅里回荡,每一个人都在静静地聆听,在沉思,在遐想。《回家》的乐曲已经飘远了,远方的家人是否一切都好?

王昌龄的边塞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些铿锵作响的诗句,千载之下,仍能叫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人毛发上指,筋脉贲张。那是因为它浸透了前辈军人的一腔热血,满身豪气。精诚所至,金石点头。但军旅也并不只是雄壮豪放,战士有侠骨也有柔肠。武警战士王芊的一首《心如刀割》,这些看似忧伤阴柔的歌此,恰恰如同“太极图”里的另一半,与阳刚互补,共同状写出丰富而立体的军人情怀。

战士们自编自导自演的“三句半”,内容真实,幽默诙谐,富有情趣,充分展示了当代武警战士的精神风貌。

“母爱是一条河,一年四季温暖着我;母爱是一盏灯,日日夜夜照亮着我;母爱是一颗果,春夏秋冬甜蜜着我;母爱是一首歌,今生今世伴我走过。”刘霞这首自己创作并演唱的歌曲《母爱》和孙渭庚演唱的《母亲》,仿佛让我们听到了他们的心声,对于妈妈的感恩之心和赞美之情,如暖暖的电流,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


联欢会在《说句心里话》的歌声落下了帷幕。每一次相聚都是那么短暂,每一次怀想都是那么香甜,伴随着欢声笑语,浓缩着飞扬的激情。让我们军民携手,众志成城,共同创造常州美好的未来。


文:丁蔚 摄影:谢雪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