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 内容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发布日期:2003-10-30  来源:民进  浏览次数:  字号:〖
 

    民族精神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实现共同理想和目标的精神支柱。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个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在近代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相互交流和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接受和追求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形成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过去是、现在是、今后也永远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
    
中华民族历来以爱国主义著称于世,把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无数志士仁人以爱国为崇高之志,以报国为终身之责,认为天下之本为国,强调以国家之务为己任,崇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中华民族历来又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视勤劳为立身立国之本,认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勤则难配,逸则易坏,强调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倡导克勤为邦业广惟勤
    
中华民族历来还以团结统一著称于世,认为众心成城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自秦王朝统一中国的两千多年来,我国在封建王朝更替间虽然有过纷争,建立过不同的政权,但主体一直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中华民族历来也以爱好和平著称于世,和为贵深深扎根于我们民族传统之中。玄奘西游、鉴真东渡、郑和七下西洋、著名的丝绸之路等等,都是中华民族对外和平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
    
中华民族历来更以自强不息著称于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就为广大有识之士所推崇。孟子认为,人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艰辛困苦中,当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之必然,胸怀抱负,坚定信念,从而不畏困难,在迎战困难中到达成功的彼岸。
    
当然,同人类一切文明一样,民族精神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必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也是如此,新型的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业,为我们坚持、发展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沃土。今天,站在新世纪制高点上,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的时代要求和新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主题,以海纳百川的胸襟,众采各民族之长,源源不断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内涵,从而弘扬和培育强国兴邦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主办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常州市委员会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行政中心3号楼    邮编:213022
电话:86-519-85683926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