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看古城 |
发布日期:2006-08-31 |
城,四周用土夯筑或用砖石砌筑,一般高数丈,城墙上能站人、走马,这是古人用于防贼、防盗、防兵、防外族入侵的一种工事性建筑。其城有大小之分、高矮之别,一般视城管之级别,区域大小而定,国家首府的京都之城,大都高墙深沟,雄伟无比,及至一般县城,城的高度也就现在的二三层楼房上下。随着岁月更迭,现代化都市的崛起与发展,那些代表着古文明,封闭型特征的城池,就象无边落木萧萧下,仅剩枝头末梢的几片叶子弥足珍贵。听说山西平遥县就保存着这么一座古城池,消息传开,众多文物考古学者、中外旅游者纷至沓来。我也挤在这浩浩的队伍中,去察看那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建筑的至今较完整保存的明代古城。 平遥位于省城太原近百公里,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就把我们带到了城墙脚下。现有的平遥城墙平面略呈正方形,周长6.2公里,整座城墙由墙身、马面、挡马墙、垛口、城门及瓮城构成,墙身高平均为 平遥城墙共有六道城门,南北各一,东西各二,这在普通的县城是不多见的,平遥城坐北朝南,但南北交通的孔道却从东西方向横穿了古城,这主要是明清两代以来,平遥一直是山西省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和金融业的发迹地,许多豪商巨贾云集古城,商业、贸易的吞吐量远非其他县城所能比拟,在平遥民间常有“填不满,拉不完的平遥城”之说。 我们是乘坐当地导游雇佣的平板电动车从南门进城的,城门并不高大,高约二丈、宽约丈余,因为在战争中,它是维系城池安全的关口,若过于高大,就会增加其危险度。我们看南门的门额,见到的只是“迎曛”二字。原来,这南北东西之门,只是俗称,门额上书的名才是其雅称,读之古朴典雅,品之意味深长,原来曛通熏,有暖热之意,“迎曛”则隐含着祥和美好,喜庆大吉之意,北门称“拱极”,拱是环绕、拱卫,极是北极星,拱极两字体现了星宿关泽之下,古城德被四邻众望所归,四方都闻风而归附的意思,其余上东门称“太和”,下东门称“亲翰”,上西门叫“永定”,下西门对‘凤仪”、均是比喻江山永固,吉祥瑞征之意。 跨上城墙看城楼,楼高16. 在平遥城墙上,每隔40一 穿行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名胜古迹随处可见,如国内惟一保存最完整的古县衙,千年道场清虚观,中国银行业的“乡下祖父”日升昌,儒家文化的崇高殿堂的文庙以及鳞次栉比的商号铺面、屋宇精雅、大院巍然、装修玲珑、招牌依稀,记录着没有远去的富庶和阵阵袭来的香气。”平遥堪称是文物宝库。据介绍:境内已发现的地上地下遗址、遗迹、古建筑达300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6处、县级90多处,举不胜举的文物古迹虽历经岁月沧桑,昭然的史迹却至今不衰,无怪乎联合国人居中心专家称赞说:“平遥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人类文明的瑰宝。” 作者 陈东夫 |
主办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常州市委员会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行政中心3号楼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