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常州市委赴扬州开展文化产业调研活动 |
发布日期:2009-12-03 |
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与经济在发展历史进程中相互融合的产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文化产业作为提升竞争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和地位不断上升。特别是今年9月26日国务院公布的《文化产品税业振兴规划》,标志着国家已将文化产业上升为一种战略性产业来对待。今年以来,民进常州市委利用职权会内的人才智力优势,对如何加快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将我市的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我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开展专题调研。 在扬州期间,课题组与扬州市文化局有关领导、民进扬州市委领导进行了座谈交流。扬州市文化局副局长仲玉龙介绍了扬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和近几年来所取得的工作成绩,双方还就一些问题和困惑进行了探讨和交流。课题组参观了扬州民进会员、扬州扬子江音像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俊的公司和筹建中的以隋唐文化为主的竹西公园。课题组还参观了坐落在天宁寺的扬州佛教文化博物馆,这是“文化扬州”建设的新亮点。博物馆占地总面积3.36万平方米,是以发掘、展示佛教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展馆分大雄宝殿、华严阁(藏经阁)、万佛楼三个主展厅,分别陈列“中国佛教故事”、“佛教与扬州”、“深深的丛林”。展览运用文物、铺助展品、多媒体、场景塑形等多种手法,从历史人文角度全面解读中国佛教文化的流变发展、佛教寺院仪规和佛教艺术等。据悉,这也是目前国内建筑面积最大、信息传播最全面、展示方法最新颖的佛教文化专题场所。 扬州人亲切地称东关街和东圈门历史街区为“双东”。双东历史街区是扬州历史上最早的盐商聚居地和繁华的传统商业区,也是扬州老城区保存较为完好的古街巷。是扬州古城的精华所在,汇聚了大量的人文和市井旅游资源。从2000年起,扬州开始实施“双东”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并将其作为该市古城保护的试验区。2001年,对“双东”地区制定了控制性规划,依照“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的名城保护思路,将“双东”历史街区建设成为扬州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示区、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区、古城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和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区。2003年对街区旅游线路进行了沟通和串接,开通了古巷风情旅游线。2006年下半年,扬州市又开始对双东街区进行深度旅游化整治和改造,明确其定位为旅游风情古街,展明清古韵,示市井风情,体现扬州文化、扬州风情、扬州特色。2008年,“4·18”扬州国际经贸旅游节期间,“双东”历史街区喜迎八方贵宾和游客,成为扬州旅游的一个新亮点。课题组在青砖黛瓦、古色古香的“双东”街区,体验了“双东”街区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这次扬州之行,给课题组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认为,扬州的文化产业发展,加强了对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充分发挥了文化资源优势,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发展了新支点,做得很有特色,进一步促进了扬州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在扬期间,课题组得到了民进扬州市委沈红云副主任及机关干部的热情接待。(金文) |
主办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常州市委员会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行政中心3号楼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