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进文苑 > 内容
从新闻到文学的华丽转身
发布日期:2018-12-14  来源:民进  浏览次数:  字号:〖

——《菊香湖山》序

李寿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武进的通讯报道精英如徐福鑫、徐龙兴、黄国平、陈东夫等,便与我交上了朋友。东夫尤为熟悉。他不仅给常州日报写稿,还经常约我们去武进郑陆区采写一些重头文章。武进圆织机厂、新安灯具厂等一批乡镇企业,其创业事迹在报上宣传以后,获得了很大的社会反响。我们合作得很愉快,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完全没有那种文人相轻同行拆台的陋习。东夫待人以诚,工作一丝不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东夫这本《菊香湖山》散文集子,书名取得很好。东夫是搞新闻报道出身,新闻写作之余,近些年写了不少散文随笔,发表于各地报纸刊物上,其中大多是获奖作品,还有被选入教辅课材的作品。这本集子应该是他从新闻到文学的华丽转身。转身之快之美之好,令人惊喜。雁荡山,莫干山,桂林,丽江,天涯海角,香格里拉等等,这些地方我都去过。要是由我来写,只能是浮光掠影,大而化之。我写不出这样细腻,这样清新,这样文采飞扬。“车过德清市,便在山路上盘旋,只见山峦相连,满山遍野的竹林随风起伏,绿成一片。那绿,绿得天然,绿得永恒,好似画中之景,诗中之韵,充满生机。一支支春笋带着毛茸茸的身躯直往上窜,充满活力。陈年的毛竹,刚劲挺拔,像穿着草绿色军装的士兵,雄壮威武。……只见岭上岭下,翠竹青青,碧海茫茫,感觉进入了竹的王国。”(《清翠莫干山》)东夫的文字,一点儿也不比那些专业作家逊色。

东夫的散文,有描写,有细节,有抒情,有人物划画,也有议论,一些点晴之笔相当精彩。“清水河,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来说,不过是水乡一条极普通的河,而今再要找到她,却是众里寻她千百度,有时还只是在梦中。梦中,我游淌在清水河,河水清澈、温柔,让人感到无比的自由、自在、酣畅。。。。。。梦醒了,清水河便无影无踪了。我爱梦,我恨梦,我是多么不愿清水河仅仅流淌在梦中”。(《梦中清水河》)

这儿值得称道的是东夫的乡土散文。东夫生于斯长于斯,因而有浓郁的乡情,独到的发现,别样的感受。捧读《菊香湖山》,我仿佛重返了“桑麻接畛,鸡犬交音”、“一畦春韭熟,十里稻米香”、“桃花乱落如红雨”那片温馨而富有魅力的土地。人们对于太熟悉的生活,往往容易司空见惯,熟视无睹,不以为然。而东夫偏偏却不,越是熟悉的人,越是身边的事,越是有感触,越是有激情。你看——

“这天,我走在芙蓉大道上,边走边观赏两旁水杉的一抹新绿。突然,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响着铃,嘎然停在我身边。我回头一看,原来是邻村的三叔。看着他曾跌伤的腿,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三叔,你过去平地走路还伤了腿,如今50多岁了,这‘两转一响’可不是好玩的啊!”三叔爽朗地笑着说:“放心吧,这不是过去的路了,你看,多宽多平,在这样的路上还会跌跤?”说完,他骑上“凤凰”飞了。我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体味着他的话,引起我一番深思。芙蓉大道,在全国数以千万计的乡村道路中,你不过是平凡的一条。然而,从解放前无路可走,到解放后有了路,直至如今这条路越走越宽广,你给人多少深刻的启迪和前进的勇气呵!”(《芙蓉大道》)

著名作家沈仁康先生说过:“我是坚信这样一条道理的,越有地方特点的艺术作品,才越有超出地域局限的能力。”像高晓声的小说,农村的人物,农民的故事,农人的语言,在他笔下游刃有余,炉火纯青,因而他的作品走红了中国,走出了国门。东夫的乡土散文,虽不能说与高晓声的大作等量齐观,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武进东北角的农事、风俗、人物、故事,在他的笔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被描绘得栩栩如生。由此我忽然想到,今人要拍摄上世纪二十年代上半叶的浙东地区农村影视作品,鲁迅、茅盾、周作人、丰子恺笔下的一幅幅家乡风情画,当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若干年以后,影视编导们如果要拍摄二十世纪后半叶的江南地区的农村生活,那么高晓声笔下的小说、陈东夫的乡土散文,绝对是原汁原味的生活蓝本。

(作者为江苏省作协会员、江苏省杂文学会理事,常州市杂文学会会长。)

中国民主促进会常州市委员会主办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行政中心3号楼 电话:86-519-85683926 邮编:213022